您当前位置:首页>曝光台>网络欺诈

网络新骗局:“退款”变贷款 3类诈骗“套路”要当心

2017-08-18

广州市政法委、广州市公安局17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暑期求职季,网络虚假招工信息层出不穷。另外,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网购信息后设下陷阱,编造“诈骗剧本”骗钱的案例屡屡发生。

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今,该中心接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有62.5%是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占31.6%,短信诈骗占5.9%。

网络诈骗案件中,购物交易诈骗、虚假信息诈骗、招聘求职诈骗发案较多。其中,招聘求职诈骗占18.6%,主要是以“兼职刷单刷信誉”等名义诈骗,受害者中,超六成是女性。

电话诈骗案件中,冒充客服、冒充关系人、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发案较多。其中,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占21.8%,损失却是所有诈骗手法中最严重的。受害者中,女性事主远多于男性事主,45-60岁的较多,年龄最大高达85岁,最小的20岁。

广州市反诈中心还公布了该中心成立两年来的反诈情况。成立以来,该中心已成功为1.85万名群众挽回1.95亿元的经济损失,拦截诈骗电话1600多万个,为被骗群众原路返还被骗资金1100多万元;同时通过大数据应用提前介入,对可能接过诈骗电话的潜在被骗人开展电话劝阻和防骗宣传,截至目前已劝阻12033人。

3类诈骗“套路”要当心

套路一:暑期兼职忙,谨慎不上当

不法分子经常通过QQ、YY、微信群、招聘网站等社交平台发布“报酬丰厚”的虚假招工信息吸引眼球。一旦事主听信,按其指引操作,就会被对方以会员费、升级费、培训费、资料费、押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忽悠”,按对方要求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费(报名费、资料费、体检费、服装押金、上岗前培训费等)都属于违法行为,找兼职工作应通过正规途径,多方核实招聘单位的真实性,不轻信“回报高、收益快”的美丽谎言,做到不转账、不汇款。

套路二:冒充公检法,骗你没商量

不法分子冒充通管局、运营商、银行、快递客服,称事主“手机欠费”“银行卡涉案”“违法快件被扣”等,以帮事主证明清白报案为由,转接至所谓的“公安机关”接听。不法分子假冒办案人员,以事主的身份证、银行卡被盗用,涉嫌事主涉黑、涉毒或涉嫌经济犯罪,要求事主配合调查,并恐吓事主不能告诉任何人。随后以“资金清查”为由,诱骗事主将资金转入开通网银和电子密码器的银行卡,并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和电子密码器密码。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要求找隐秘地方,要求做电话笔录,要求保密不能对任何人说,要求查看网页上的“通缉令”“逮捕令”,要求把钱转到“安全账户”或“资金审查”,要求必须开通网银,要求提供银行账户、余额、密码等个人信息的,全都是骗子!

套路三:客服来退款,陷阱要躲开

不法分子窃取个人网购信息后设下陷阱,编造产品有质量问题、误入批发客户名单等借口,以帮助事主妥善处理获取信任,骗取事主在各大网络平台开通借贷,将事主借贷的金额说成是退款金额,以此诱导事主将多余金额转入商家账户,实际上是事主将自己借的钱转给骗子,即使口袋没钱也会被骗。

警方提醒:接到网络平台客服电话不要急,多方核实最重要,最好通过购物网站指定联络工具(如阿里旺旺)核实对方身份,切忌跳出原有平台进行线下交易。坚决不扫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不随意填写银行卡等私密信息,不泄露手机验证码,任凭对方如何花言巧语也不能转账,不去ATM机操作,不让他人远程操控电脑。

案例

口袋没钱也被骗,“退款”不成背债务

7月20日10时许,事主杨某接到一自称淘宝商家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店内购买的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为此商家特地提供专门的退款平台,声称必须按照指引操作才能顺利退回款项。

杨某根据指引,下载了多个分期借贷平台。对方自称这几个平台是商家的官方自助受理平台,里面显示的额度是商家的可用金额,要求事主将这几个平台的可用金额借贷转入自己银行卡后,再将产品应退金额扣除后的剩余金额转入商家账户,以此完成退款。

事主轻信后,按照对方指引在几个平台分别借贷了32449元,然后按照对方电话提示通过微信多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行支付,直到发现银行卡内被扣35441元后才发现被骗。

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副中队长余奕剑告诉记者,这是网购退款骗局的一种最新手法,“没钱也能骗你钱”。

他介绍,此类诈骗的一般套路是,事主在网购平台刚下了单,骗子来电以平台客服的名义编造理由让事主退款,并给事主一个退款链接,要求事主报上姓名、身份信息以及绑定的银行卡号,实际上,所谓“退款链接”是木马链接,事主一旦点击,银行卡内资金随之可能被盗刷。

而最新的套路中,诈骗分子会以事主被误列入批发客户名单,将可能定期扣款等理由,指引事主去“自主退款平台”操作退款。

这些平台其实是分期借贷平台,与微信或支付宝绑定,诈骗分子指引事主在平台上输入个人信息注册,之后,平台会根据事主的支付宝信用积分给予可借贷金额。此时,诈骗分子就声称,这个金额是可给事主退款的数额,并引导事主借出。

此时,事主以为拿到了巨额退款,殊不知,这正是自己贷款借出来的钱。

诈骗分子再让事主把超出订单金额的数额退回公司账户。“比如借了20000元,订单只有200元,诈骗分子就会让事主退回19800元。很多人对网络借贷不了解,或被诈骗分子一番恐吓,来不及思考,就被骗了。”余奕剑说。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