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无监管会存在非法集资的风险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18日,全国p2p网贷的日成交额高达10.45亿元,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据了解,这一成交额比上月份的日均成交额7.64亿元增加36%。
2014年7月全月,全国P2P网贷成交额236.71亿元,较上月增加41.61亿元,增长21.33%,与去年同期79.81亿元相比,增长196.59%。其中,成交额前三名分别是广东省75.14亿元、浙江省43.12亿元、北京市38.96亿元,三省市成交额合计超过全国总成交额的66.42%。
然而随着p2p网贷行业井喷式发展,其“跑路”现象也不绝于耳,监管一直被认为是呼之欲出。从7月份开始,央行向第三方支付公司、p2p网贷公司征求意见,为将要出台的《指导意见》提供思路。目前,央行也正在考虑建立p2p平台监管系统,由央行金融研究所、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和部分p2p机构参与的p2p评级结果,有望在8月31日前后公布。
针对目前p2p的发展情况,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介绍,现在可查的是1200家p2p机构,到7月份为止。实际上跑路的有150家,平均每个月有六七家跑路。当前各机构参与p2p行业的热情度很高,不光是以前的p2p机构来参加,现在国资的有参加,银行系的也有参加,上市公司也有很多参与,总体来说,p2p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彭冰认为,在目前小微金融不发达的情况下,p2p网贷能够为社会提供有益的金融服务。但p2p网贷在中国作为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行业”,也存在非法集资的风险。在控制风险的思路下,未来应当引导业界采取合理和适当的商业模式,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合法权利。
彭冰列举了三点应当做到的监管思路:一是对容易聚集非法风险的p2p网贷模式坚决打击取缔;二是p2p网贷平台应当备案,并定期向监管机构提供报告,以便监管者及时掌握情况;三是建立客户资金独立存管制度,要求p2p网贷平台应当将客户资金交予独立第三方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