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曝光台>网络欺诈

两千余起网络诈骗卷走绍兴人3千多万元

2015-05-22陈波绍兴晚报

【摘要】 今年1至4月,全市就共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2336起,同比上升40.55%,卷走了绍兴人3349.09万元。

核心提示:“在大部分传统刑事犯罪发案下降的同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却连年大幅上升,仅今年1至4月,全市就共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2336起,同比上升40.55%,卷走了绍兴人3349.09万元。”在今天上午10点举行的“全市打防通讯网络诈骗专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徐明法向媒体发布了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绍兴警方一直都在努力,截至4月份,全市已打击处理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104人,破获案件100余起,并建立起防范预警机制,构筑了由市民参与联动的防控网络。

发生在绍兴市的通讯网络诈骗竟多达100余种

“猜猜我是谁”、冒充公检法、办理无抵押信贷、网络招聘兼职……在我们身边,这样的通讯网络诈骗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有些骗局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甚至直接碰到,然而有些骗局却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

发生在绍兴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究竟有多少种类型?公安部门做了一个统计,一共是100余种,这些骗局的危害不容小觑,仅今年1至4月,全市共发生通讯网络诈骗案件2336起,全部案件的总损失金额高达3349.09万余元。

据徐明法介绍,通讯网络诈骗案件手段多样化,作案手段升级快。近期,又出现了冒充领导(“我是你领导”)诈骗,快递赔款诈骗,股票投资诈骗,冒充银行、通讯公司客服用伪基站发布“积分兑换”信息诈骗,新型“钓鱼”网站诈骗等新型诈骗手段。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年纪大的老人会被骗,年轻人有足够的识别能力,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在新闻发布会上,警方发布了一份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群的分析,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从受害人的年龄结构来看,竟以年轻人居多。

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受害人占63%左右,年龄在31至40岁受害人占21%左右,年龄在41至50岁的受害人占10%左右,年龄在51岁以上的受害人占4%左右。数据可以看出,受害人群主要还是以中青年为主,特别是学生或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更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从一则典型案例看骗子如何设计骗人

在新闻发布会上,警方还通报了一起新近侦破的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生意人陈先生听信骗子可以办理无抵押办理小额贷款,结果被骗40万元。这是怎么回事?记者进行了采访。

资金周转紧张时

他接到了神秘电话

陈先生在华舍街道办了一家小厂,今年春节以来由于资金周转紧张,他一直在想办法向银行贷款。3月15日,陈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专门帮人办理10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无需任何抵押。

面对主动上门“兜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陈先生以为来了“及时雨”,轻信了对方的话。经过简单的询问,对方表示陈先生完全符合贷款的要求。在对方的要求下,陈先生当天便在银行开户新办了一张银行卡,开通了网银,并向对方提供了银行账号和密码做“流水”用。

3月17日,对方再次打来电话,称陈先生的材料已经通过审核,贷款马上就可以下放,不过,为了保证银行卡状态正常,陈先生需先向银行卡内存入40万元。陈先生以为只要银行卡和密码在身边就没关系,于是,修改银行卡密码后,他放心大胆地把钱存了进去。

凌晨收到8条短信

40万元被全部转走

“叮咚”“叮咚”……3月18日零点刚过,陈先生的手机突然接连收到8条短信。一看短信内容,陈先生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他存入银行卡的40万元被人以每笔5万元的方式全部转走了。

陈先生连忙给“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然而对方的电话此时已无法接通。陈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子,连忙向柯桥区公安局华舍派出所报警。接到报警后,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协同派出所立即介入调查。

民警查询了钱被转走后的资金流向,发现这笔钱被汇入两张银行卡后,很快又被分散到20张银行卡上。经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这些银行卡都是在广西南宁开户的,但是钱最后都是在贵州遵义被取走的。

随后,民警赶赴南宁和遵义两地进行走访,并调取了银行的监控视频。据监控视频显示,3月18日,在贵州遵义,两名男子连续跑了10多家银行,取钱时都蒙着脸,形迹十分可疑。于是,民警重点对这两名男子展开了侦查,4月28日,犯罪嫌疑人杨某和魏某在贵州贵阳市落网。

利用“预约转账”的空子

骗子轻易得手

在对杨某等人展开侦查的同时,民警对诈骗犯罪嫌疑人的调查也在同步进行。民警对陈先生网上银行的登录信息进行了调查,发现该网上银行曾在湖南娄底登录过。以此为线索,民警在娄底警方的配合下,最终将李某等两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经审讯,李某承认了冒充银行工作人对陈先生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据交代,李某一般先以各种借口让受害人到有“预先转账”功能的银行办理银行卡,获取账号密码后,就会对银行卡设置“预先转账”,那样,不管受害人有没有修改密码,只要存了钱,到了预定时间,钱就会被转走。

据了解,李某利用“预约转账”的空子,频频诈骗得手,浙江、江苏等地都有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目前,因涉嫌诈骗罪,李某等4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警媒联手建立预警发布平台构筑联动防控网络

少则损失数百上千,多则数以百万,通讯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危害群众财产安全最主要的犯罪方式,像今年4月,诸暨市一名受害人一次性被骗112万元。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绍兴警方一直都在努力,截至4月份,全市已打击处理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104人,破获案件100余起。

与此同时,警方在防范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像刑侦支队的民警收集整理《通讯(网络)诈骗案件作案账户电话紧急冻结法》,深入相关行业领域、社区教群众如何预防。像通过对医院妇产科生育人员的专题宣传后,绍兴市“生育金补助”类诈骗案件明显减少。对公司企业财务人员开展宣传工作后,涉及公司企业财务人员的QQ诈骗案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通讯网络案件大幅上升的现状下,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防骗、辨假能力,是防止该类案件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对公众的宣传教育除了公安部门外,还应该有更多单位、群体参与进来”市公安局相关领导表示。

目前,市公安局已与《绍兴晚报》联手建立了预警发布合作关系,将通过媒体平台实时发布相关信息。

新闻链接

七类高发通讯网络诈骗案件

一、代办信用卡诈骗:

犯罪分子在网络发布可以办理大额无抵押信用卡为名,利用受害人急需套现的心理,以验证资金、手续费为由,利用QQ远程操控、银行转账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二、冒充银行、通讯运营商积分换现金、密码升级诈骗:

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雇佣另一团伙——伪基站团伙,在全国各地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通讯运营商的客服号码向途经路线区域的手机用户发送短信,以积分兑换为诱饵,诱使受害人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窃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再将受害人卡内资金转出或快捷支付。

三、快递赔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公司员工来电,称把包裹弄丢了,让事主在其发来的短信中点击“申请赔款”的链接,而该链接实则为钓鱼网站链接或下载木马软件,以此获取事主的银行信息,从而转账、消费。

四、冒充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到市民的身份、工作及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冒充其领导的身份欺骗通知其第二天去领导办公室,过后又来电编造理由急需借钱,要求转账汇款。

五、股票投资诈骗:

随着股市风起浪涌,骗子也打起了股票的的主意。骗子在网上发布代炒股票分红、股票推荐的幌子,以会员费、手续费、保证金的名目一步步引诱事主转账汇款进行诈骗。

六、刷信誉诈骗:

犯罪分子在各个高校QQ群、论坛等网络平台散布刷信誉网络兼职的广告,以门槛低、回报高进行诱惑。犯罪分子在骗取事主信任后,让事主在其提供的点卡商城网站上购买虚拟商品(话费充值卡、游戏点卡等),并将购买订单号、密码截图发给犯罪分子,得手后即失去联系。

七、网络购物退款类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到事主淘宝购物的相关信息后,向事主致电谎称事主购物卡单丢单、支付失败等,需要事主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申请退款,事主进入钓鱼网站填写银行卡信息后即被转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