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家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涉欺诈 北京办事处高管被拘
中国最大的独立大宗商品贸易公司之一托克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下称TTS)涉及的3200万美元汽油贸易欺诈纠纷进一步升级。
彭博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TTS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新加坡籍商人李波已于6月1日晚上在北京机场被带走拘留。
上述人士称,李波当时正因公准备前往新加坡,却意外被河北沧州市公安局带走拘留。不过直到目前,李波并未受到任何起诉。
6月5日下午,界面新闻记者多次致电TTS北京办事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TTS成立于2005年12月,是荷兰私营商品贸易巨头托克(TrafiguraBeheerB.V)旗下全资子公司,通过TBBV的境外子公司托克香港(THK)注册,注册资金7000万美元。
托克集团成立于1993年,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独立石油贸易公司和全球第二大独立有色金属精矿贸易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其可使用信贷额度约为300亿美元,全球工业资产投资超过33亿美元。
作为一家以现货贸易为主的公司,托克集团致力于大宗商品的采购和销售,并提供所有相关的物流服务。
TTS的主营业务则是为托克集团在中国销售有色金属,如铜精矿、粗铜、锌精矿、铅精矿、氧化铝和相关精炼金属(包括电解铜、锌锭、铅锭和铝锭等),以及铁矿砂石、氧化铁矿和团球矿等黑色金属矿,主要客户是国内各大冶炼厂和金属加工厂。
从去年8月起,托克便被卷入一起汽油贸易欺诈纠纷。路透社报道称,当时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商青岛联合能源公司(QUE)向警方报案,称一名自2011年开始与托克进行衍生品交易的交易员张伟(音)在未经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该公司的信用证作抵押,以市场价格从托克买入70万桶汽油,然后再将这些汽油以3200万美元的折扣返卖给托克,以此填平个人交易损失,致使青岛联合能源公司损失3200万美元。
今年2月,托克分别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两个上海账户被中国警方冻结,因为该账户与上述欺诈案有关。
此外,彭博社报道称,现年40岁的托克北京油品营销小组员工田孟(音)和青岛联合能源公司的一名员工,也因涉嫌上述欺诈案而均在去年被沧州市警方逮捕。
和李波一样,他们也是在没有被起诉的情况下被拘留。根据中国法律,警方可在未提出指控的情况下逮捕和拘留嫌疑人最长达7个月。
托克集团阿姆斯特丹总部正密切关注此事,其表示正与新加坡有关部门合作,争取让李波和田孟早日获释。新加坡外交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去年至今,大宗商品交易欺诈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的一大焦点,例如青岛港(06198.HK)数十亿元的假仓单事件,已经引起市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