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曝光台>非法集资

无法判断是否为非法集资,怎么办?

2016-03-26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所谓的投资机会,又无法判断是否为非法集资,应当如何辨别?近日,记者来到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该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做好自我防范。
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看回报率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陷阱。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参考。天上不会掉馅儿饼,高收益和高风险是并存的。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超高投资回报分配不可能维持太久,快速致富、高回报、零风险极有可能是请君入瓮的投资陷阱。
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和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如不法分子以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产权经纪公司等为名,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
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有欺诈嫌疑。
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相关媒体多会进行报道,要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防止不法分子异地重犯。
对于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商量、审慎决策,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
如果实在无法判断是否为非法集资,除上面谈到的应当提高警惕、尽量避免上当受骗外,社会公众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待了解详情后再作决定。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
另外,法律人士建议,社会公众在日常投资理财活动中,一是要有文字的协议,包括一些联络电话、地址;二是要注意保留原始证据,没有文书的肯定是不牢靠的。一些相片、录像、录音、电话、地址等尽量保全,从单纯的经济行为来讲也利于你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是刑事案件,则有利于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取证,最终也有利于减小个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