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曝光台>钓鱼网站

当心嵌入“钓鱼网址”

2016-04-21

随着微信的火爆,“二维码”也成为街头诸多风景之一。在菜场、商场、广场门口,经常会遇到“扫扫二维码,礼品免费送”的情景。可是,二维码有时会成为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如果二维码中嵌入了“钓鱼网址链接”,就能偷走手机绑定银行卡里的钱。

“前几天,我在市区银桂菜市场门口看到一张海报,上面写着‘扫二维码免费送话费’,于是我就扫了。后来我才发现,我的银行卡里的200多元钱没了。”市民赵大妈告诉记者,儿子今年刚教会她使用二维码付款,觉得非常方便,儿子还给她微信绑定了一张银行卡,卡里充了500元,前段时间买蛋糕、鸭头等食品用掉了200多元,没想到,卡里剩余的200多元被盗走了。

目前,二维码在购物、查询信息等方面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甚至街头小广告也用上了二维码。今年2月以来,在菜场门口、公园门口等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记者经常会看到几个年轻人站在一张桌子前,高声吆喝着“扫二维码,免费送礼品”,称只需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免费获得一提餐巾纸或水杯等礼品。一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会让你下载一款APP软件,且注册时需输入手机号、身份证号,然后绑定银行卡有些甚至需要头像视频认证。

“网络、手机诈骗太多了,只要涉及填写电话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的,我都特别谨慎。”市民周女士说,要是为了贪图这点小礼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给泄露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记者咨询了浦发银行衢州荷花西社区支行行长郑怡,他告诉记者,正规商家推出的扫二维码送礼活动,目的在于关注商家的微信号,提高商家的关注度,但这种在街头扫码需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号注册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些存有“猫腻”的二维码,隐藏了钓鱼网址链接,扫码的同时就自动打开了病毒的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可自行安装,潜伏在手机后台运行,并且不会在桌面上显示任何图标,用户的各类信息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盗取了。

郑怡提醒,在使用手机扫码时,应该保持谨慎,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特别是路边广告、广告宣传单、不明网站的二维码,尽量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二维码信息,例如官网、官方微博或是通过认证的官方微信号等等。最好在手机上安装一个二维码检测工具,它会自动检测二维码中是否包含了恶意网站、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等安全威胁。